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网学术库 > 美术史 > 中国美术史

近现代美术-中国工艺美术

中国美术史 浏览 网友供稿 投稿

 一、近现代工艺美术概况

1.太平天国的工艺美术

(1)太平天国时期发展工艺生产的举措

作为农民革命运动出现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太平天国,较为重视工艺生产。其举措有:

① 推行有利于发展工艺生产的政策,奖励工艺创造发明,授予“精奇利便者”生产专利权;

② 在天京设立管理工匠集体生产的机构“诸匠营”和“百工衙”。

(2)主要成就

现存的太平天国刺绣、缂丝、金工、石雕、陶器等工艺品以及在江苏南京、苏州和浙江、安徽等地发现的建筑彩画、壁画和年画都有不一般的成就。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

① 既有运用民间传统装饰图案像狮子绣球、喜鹊梅花、孔雀等纹样的作品;

② 也有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丰收、牛耕、捕鱼等题材的作品;

③ 还有反映革命政治斗争的图案内容,如石雕《直捣清廷》、《凤凰傲视蜻蜓》等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3)意义

太平天国的工艺美术适应了战争和生活的需要,并且有创新与发展,其成就在近代工艺美术发展中是不容忽视的。

2.帝国主义、国民党对工艺产业的垄断和压榨

(1)帝国列强对工艺产业的压榨

① 工艺产业短暂的现代性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交战,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一部分民族资本家以实业救国为宗旨,引进机器设备,开始在上海、杭州、苏 州、湖州以及景德镇等地开设工厂,使染织、陶瓷等民族工艺美术在19 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出现了短暂的现代性发展。如1910年成立的江西瓷业公司在景德镇建厂,并设立培养专业人才的陶业学堂,开始用新方法烧瓷。

② 工艺美术遭遇内榨外压

与此同时,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利用特权,也先后在我国建厂进行不平等竞争和倾销产品,制约了民族工艺美术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到1927 年国民党统治和抗日战争爆发后,工艺美术在内榨外压中几经浩劫,致使如河北高阳、山东潍县等地的棉纺业,上海和江浙一带的丝绸业,景德镇、宜兴等地的造瓷业凋零不堪。

(2)国民党对工艺产业的垄断

① 国统区工艺产业濒临全面破产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勾结美帝国主义,政治走向军事独裁,经济趋向官僚垄断,导致物价猛涨,美货倾销,工厂倒闭。棉纺、丝织业 被“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和“中国蚕丝公司”垄断,景德镇、宜兴、醴陵等地的瓷业工人普遍失业。国统区的工艺美术在资产阶级官僚、买办和帝国主义的垄断剥削下,已到了全面破产的边缘。

② 被扼杀时期创造的工艺美术成就

不可否认的是,在近现代民族传统工艺走向衰落时,各行业在被扼杀的历史时期创造的一些成就,如装潢美术中具有爱国思想和进步意义的封面设计和商标等,陶瓷制造中仿古瓷器在色釉、彩绘等仿制技巧上的发展等,依然为建国后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

3.解放区的工艺美术及其特点

(1)解放区工艺美术的特点

与国统区不同的是,解放区边抗战边生产,因陋就简地创造了包括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和其他民间工艺等品种的新的工艺美术。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革命战争和生产生活服务,紧密结合军事、政治、经济需要。

② 成为全体劳动人民的艺术财富,开创了工艺美术发展史的新纪元。

③ 限于战时生产条件,产品以实用耐用为目的,艺术装饰风格简朴,具有民间特色。

(2)解放区的染织工艺

解放区的染织工艺在棉、毛、丝、麻等方面均有发展,如陕甘宁边区的纺织与染色工艺,三边的毛织工艺,陕北、山东的蚕丝工艺,东北的麻织工艺等都呈一定规模和特色。

(3)解放区的陶瓷工艺

解放区的陶瓷生产主要集中于陕北、关中和河北磁州等地。

① 在延安桥儿沟、二十里堡等地创设有陶瓷厂,利用石膏模型制造各种式样的陶瓷,中共七大的茶具和餐具就是由桥儿沟瓷厂生产的。

② 关中的细瓷质地优美,釉色品种较多,销路较广。

③ 磁州成立了解放区第一个陶瓷研究所,开展对瓷土的分析和釉料调制的研究,为发展陶瓷工艺生产做出了贡献。

(4)解放区的其他民间工艺

解放区的其他民间工艺美术如刺绣、剪纸、门画等,不仅品种、内容丰富多彩,而且特色鲜明。这些民间实用的生活工艺品,一般图案洗练质朴,色彩明快鲜艳,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花草鸟兽等祥瑞图案。

(5)解放区工艺美术发展的意义

在特定的战争条件下,解放区的美术工作者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 养,以质朴、简洁、强劲、豪放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将解放区的新生 活、新气象以及象征革命的红星、火炬等融会到民间工艺中,对鼓舞人民斗志,美化革命环境,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起到了独特作用。作为新中国工艺美术的雏形之一,解放区的工艺美术为建国后工艺美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近现代书籍装帧和装潢美术

1.书籍装帧的倡导者、实践者

(1)鲁迅

鲁迅特别重视书籍装帧的质量和品位,并以此为“读书之乐”的重要方面。表现在:

① 在与友人的通信中,他常就书籍装帧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② 同时他自己也亲自设计封面和绘制插图,善于有效运用构成书籍的一切因素,从封面设计到插图选用、从文字处理到版式布局,从纸张品色到切口毛边等等,通过综合把握,吸收运用中国古籍装帧、插图和国外版画的语言构成因素,把书籍艺术化和文化化。

(2)陶元庆

(1893~1929年),字璇卿,浙江绍兴人。

① 经历

上海师范专科毕业,曾任中学教员和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教授。

② 擅长领域

陶元庆对东西方美术均有造诣,常“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国向来的灵魂”(鲁迅)。

③ 主要作品

他常受鲁迅委托设计封面,鲁迅译著《苦闷的象征》的封面就是他的处女作,《彷徨》(图6-26)、《坟》、《朝花夕拾》等鲁迅经典名篇的封面也都出自陶元庆的手笔。

④ 封面设计特点

在大量的设计实践中,陶元庆的封面设计逐步形成了具有概括简练的浑厚气质,同时又吸收了西方几何形体结构的装饰风格,构图新颖、色调明快、简洁有力,富有装饰性的特色。

(3)其他人

建国前从事装帧设计比较著名的还有钱君匋丰子恺司徒乔陈之佛孙福熙莫志恒、闻一多等人。

 

2.解放区的报刊装饰设计

(1)主要报刊装饰设计画家

在抗日战争时期,集中于解放区和根据地的画家们如江丰、胡一 川、古元吕蒙赖少其沈柔坚等在创作的同时,也广泛兼及革命刊物的装饰设计工作。

(2)主要革命刊物

如陕甘宁边区的《解放日报》、《解放》杂志、《新中华报》、

文艺突击》杂志、《大众文艺》杂志、《中国文化》杂志、《群众报》,以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抗敌报》、《抗敌杂志》、《江淮日报》、《江淮文艺》杂志、《文化与娱乐》杂志、《盐阜大众》报、

《拂晓报》、《大江报》等报刊的封面、刊头、题头、文尾等版面装饰绘画。均由他们(包括一些酷爱美术的领导如廖承志等)克服重重物质困难,以高昂的革命激情完成的。

(3)“鲁艺木刻工作团”一度奉命深入到晋西、晋东南、冀南等八路军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抗日救国宣传的“鲁艺木刻工作团”,也曾参加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的装饰设计工作,为该报创作了诸如《毛主席像》、《枪口对外》等许多既具有黑白装饰效果又具有鲜明革命思想的木刻装饰画。

3.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的成立

(1)背景

① 随着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以及帝国主义入侵舶来的消费观念,商标、包装、广告、招贴、月份牌、橱窗等装潢美术得以迅速发展。

② 30、40年代在上海等大城市相继出现了许多商业美术广告公司, 重要的有:中国商务广告公司、活动广告影片公司、生生美术公司、荣昌祥广告公司等。

③ 国外的装潢美术公司在我国也有一定市场,业内展开了直接的竞争。

(2)成立过程

逐渐地,涉及装潢美术的从业人员开始增多,业内人士随之希望成立自己的组织进行活动,在王扆昌、赵子祥、徐民智等人的发起组织 下,1935年10月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1937年改称“中国工商业美术作家协会”)。

(3)协会成员

该协会是中国实用美术界首创的一个同仁团体,历时四年,除叶鉴修、王扆昌、杭穉英等理事和监事之外,还聘请雷圭元汪亚尘陈之佛颜文樑郑可张聿光潘玉良等人为会董。自成立后,会员发展到了五百余人,全国著名的工商美术家基本包容无遗。

(4)协会活动

所开展的出版选刊、举办展览、设立分会、筹备商业美术专科学 校、开展救亡宣传等活动有声有色,在我国现代实用美术史上,留下了多彩的一页。

4.近现代装潢美术题材及特点

近现代装潢美术的题材很广阔,从中也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或中或西、不中不西的杂烩特色。其中:

① 既有动植物、器物纹样如花鸟、鼎彝,文字图案如福、寿、喜, 风光传说如西湖、嫦娥等传统图案题材;也有殖民色彩浓重的洋化图案甚或不堪入目的图案糟粕。

② 可贵的是,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也出现了具有民族觉醒和自强意识的醒狮、富强、中华、长城和抵羊等题材的图案,这类图案是近现代工艺美术在日趋衰败中出现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新内容,也是特定历史时期工艺美术折射民族内忧外患以求振兴奋发的含蓄表现。

三、近现代工艺美术家

1.朱启钤(1872~1964年),字桂辛,号蠖公,贵州紫江人。

(1)主要经历

① 早年曾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等职。

② 辛亥革命后,任内务总长、代理内阁总理等职。

③ 1916年退出政界,从事文化活动。

④ 1930年在北京创办中国营造学社。

(2)主要成就

① 在整理出版工艺美术史料上有杰出贡献,著有《丝绣笔记》二卷、《女红传征略》一卷、《存素堂丝绣录》二卷、《清内府藏刻丝绣线书画录》二卷、《漆书》九卷、《哲匠录》等。

② 1927年,他主持刊行了在日本流传的我国明代漆器匠师黄成撰写的《髹饰录》抄本,不仅使这部佚书得以在祖国重新问世,而且为漆器艺术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参考研究的前人资料。

2.陈之佛(1896~1962年),号雪翁,又名陈绍本、陈杰,浙江余姚浒山(今慈溪)人。

(1)主要经历

① 1916年毕业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并留校教授图案课。

② 1919年作为官费生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是我国第一个到日本学习工艺美术的留学生。期间曾有作品参加日本的工艺、美术展览并获奖。

③ 1923年毕业回国后曾在上海创办尚美图案馆,后受聘为上海东方艺术专科学校图案科主任和上海艺术大学教授,同时为《东方杂志》等刊物及天马书店的出版物进行装帧设计。

④ 自1928年至抗战前,先后任教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图案科、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分别讲授图案、美术史、色彩 学、艺用人体解剖学等课程。抗战期间随中央大学内迁四川,并曾出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后辞职。

⑤ 1945年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被聘为联合国文教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兼美术组专员。

(2)主要成就

陈之佛对我国早期工艺美术教学走向系统化做出了许多筑基意义的工作,30年代他撰写的《图案法ABC》、《表号图案》、《图案教 材》等一批教材性质的著作,为工艺美术教学提供了可规范学习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② 1935年后他开始从事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和钻研,1942年在重庆举办个人花鸟画展。他的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写生和观察,并糅以图案的装饰美,展现出独有的清新格调和意境。代表作有《樱花小鸟》等。

3.雷圭元(1906~1989年),字悦轩,江苏松江人。

(1)主要经历

① 1927年毕业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图案系,师从焦自严、黄怀英及日本教员鹿岛英二。

② 1928年,赴杭州国立艺术院任教。

③ 1929年自费赴法留学研究染织美术与漆画工艺。

④ 1931年回国后任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此后终生从事美术和工艺美术的教育工作。

(2)主要成就

① 建国前其有油画《种瓜得瓜》以及漆画、蜡染及室内装饰等分别参加了全国美展和全国工商美术展览会。

雷圭元在教学上一反学院式的教学,善于采用民间题材、民间材料为民间创作,这种以民间为主的教学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当时在杭州国立艺专图案系就已成为鼎立的一派。

③ 另外他还结合实践和实际的需要,在建国前撰写了《工艺美术技法讲话》和《新图案学》,为我国早期工艺美术教学初建奠定了基础。

4.庞薰琹

(1906~1985年),在美术和工艺美术领域的成就都比较突出。

(1)《中国图案集》与《工艺美术集》的编著

就工艺美术而言,他非常重视对我国古代装饰纹样和民族纹样进行挖掘整理,特别是在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流亡云南、四川的那一段时间里,他在搜集、描绘彩陶纹样,殷、周、战国时期纹样,汉画像石、画像砖纹样以及云、贵地区少数民族装饰纹样的基础上,编订了《中国图案集》(1939编绘于昆明,100幅,分4册)和《工艺美术集》(1941于成都,30幅),其中后者是作者“采摘中国工艺图案固有之特性与精神,就现在之趣味与实用”加以变化设计的日用品图稿,曾获当时教育部二等奖。

(2)对民族图案的研究后的认识

在对民族图案的研究中,庞薰琹不仅认识到“图案的目的是美化人生”,同时更进一步看到了流淌其间的那种活泼、勇敢、正直的民族精神,看到了图案“有时成为争取生存的武器”的积极意义。所以,作者在1944年发表的《略谈图案》中鲜明地指出:“现在我们重建艺术,第一步要恢复这种活泼、勇敢、热情、正直的精神”,“尽量吸收各种文化来培养自己,充实自己是必需的。次一步建设时代的民族文化向世界大同的路上前进”。表达了一个具有使命感的艺术家的渴望而又冷静的高瞻远瞩情怀。

5.沈福文(1906~2000年),福建诏安人。

(1)主要经历

① 1924~1933年先后就读于厦门集美师范、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因参与“一八艺社”进步活动而被开除)和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曾因组织平津木刻研究会和全国第一次木刻展览会等进步艺术活动被捕入狱。

② 1935年赴日本东京高等美术学校,在漆工科松田权六教授的松田漆艺研究所学习漆工艺术。

③ 1938年回国后任国立艺专教授。

④ 1939年与庞薰琹李有行雷圭元等人在四川成都合创中华工艺社,同年其漆作与刘开渠吴作人的作品获国民政府教育部金奖。

⑤ 1940年又与李有行创办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并兼任应用艺术科主任、教授,此后即一直在四川从事工艺美术教育工作。

(2)主要成就及评价

沈福文是我国早期美术留学生中唯一研习漆艺的学人,对日本现代漆艺深有心得,是他开创性地把百工中的漆艺纳入到了我国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系统中,创立了我国的漆器专业。

② 在具体教学中,他主张理论联系实践,要求创意设计与实际制作结合,反对脱离实践的纸上谈兵。

③ 在创作上,他既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也重视学习外国先进技艺,在40年代曾创造性地将敦煌图案制成一百多件漆艺作品,对媒介材料和传统文化的互动生发关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6.郑可(1906~1987年),广东新会人。

(1)主要经历

① 1927年留法,毕业于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巴黎工艺美术学校。

② 1934年回国后任广州勷勤大学建筑系教授,讲授室内装饰。

③ 1937年在新加坡从事家具设计。

④ 1940年在香港开办工艺美术工厂。

⑤ 1951年返回内地后长期从事工艺美术教学和设计工作。

(2)代表作品

巨幅陶瓷浮雕《女娲传说》。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